您好!欢迎访问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头雁引吭|解码中国人寿的ESG智慧方案

2025-05-09 15:29:00     阅读量:0

大象新闻记者 于艳彬

3月,上市保险公司的2024年成绩单陆续揭晓。

纵然2024年的经营业绩是可喜的,但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尤其是具备长期资金投资能力的人身险公司而言,更要看到短期经营之外的长期价值。

2024年9月出台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十条3.0”)也指出,保险业要充分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因此,手握巨量长期资金的人身险公司必须“跳出保险看保险”,才能看明白保险负债端、投资端、服务端对眼前的社会责任、社会问题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对于身为金融央企、寿险“头雁”,立志“建设世界一流、负责任的寿险公司”的中国人寿而言更是如此。

近期,中国人寿发布《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暨社会责任报告》,该公司连续9年获得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保险公司法人机构A类评价,连续27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保持A类评级,明晟(MSCI)ESG评级跃升至A级,处于国内人寿与健康险业最高水平。

中国人寿充分发挥保险业“两器”功能,着力做好“五篇大文章”,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服务网络覆盖全国各地,持续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新增承保老年群体 1.4 亿人次,万亿级资金激活乡村振兴与绿色经济,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客户服务质效。

从守护“老少边穷”的普惠承诺,到构建“9073”养老生态的探索实践;从千亿资金注入绿水青山的绿色答卷,到32.6亿人次服务的温暖守护……

这家寿险“头雁”以“成己为人、成人达己”的企业价值观,为社会责任履行输出创新解决方案,诠释金融央企的时代担当和金融报国的生动实践。

以主责主业解锁长期发展密钥

长期以来,中国人寿通过产品创新等方式,发挥服务网点遍布全国各地的优势,持续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资源倾斜,积极向服务欠缺的地区提供保险服务,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在西藏,中国人寿积极响应援藏工作,尽可能地为西藏人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在同为高海拔地区的青海,公司已累计为930多万青海群众提供保险保障;在黑龙江,公司积极助力边陲乡村构建“保险+养老”服务模式以及互助养老项目;在宁夏,公司通过“爱妮保”项目进一步扩大关爱妇女健康保险工作覆盖面,有效提升妇女健康水平。

同时,该公司响应国家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结合两乡地区风险特点,为农村人口定制多样化保险产品,有效缓解因身故返贫、因病返贫和因灾返贫风险。目前,已形成包含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等多险类在内的涉农保险产品体系。

2024年,参与承办超过200个大病保险项目,成为各地在大病保险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有效缓解了参保人的高额医疗费用开支压力,对支持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发挥重要作用。乡村人口人身保险新增承保人次2.7亿、新增保险金额32.5万亿、向463万人次赔付158亿元。

此外,通过多元化业务开拓,为小微企业、“两新”群体、学生儿童、特殊职业群体等提供多元化的保险保障服务。2024年,中国人寿“两新”人群专项保险产品的承保保费规模达9.75亿元,保险金额约为1.1万亿元。累计为5691家小微企业提供风险保障,累计承保保费规模2762.34万元;学生儿童群体保险共惠及少年儿童超7000万人次;团险渠道为约969万人次特定女性群体提供约1.6万亿元的保障金额;为约2730万人次计生家庭成员提供约1.8万亿元的保障金额。

直面人口老龄化时代之问

目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养老需求逐步提升。但由于前些年养老健康市场一直处于发展早期,供给力量不足,直到作为长期资金的险资进入后,发挥支付端的优势,才极大促进了各类养老服务的迭代。

事实上,养老和健康是分不开的,必须要有多元化的专业服务,才能让人民群众过上“老有所养”的品质晚年。

这些年来,中国人寿积极落实大健康、大养老战略,“保险+康养”战略有序推进,2024年新增承保老年群体达1.4亿人次。不仅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多元化的养老保险产品,还在服务端实现“9073”模式的养老服务供给。

在基本养老保障需求方面,公司创新产品开发,为各年龄段的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养老保险产品选择。

不仅推出“鑫耀鸿图(2024版)”“鑫意宝”等产品,升级优化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产品货架,还推出针对中老年群体健康保障需求的“国寿银龄无忧特定疾病医疗保险”,该产品覆盖多种中老年高发特定疾病及手术医疗保障;迭代“银龄安康”产品线,针对老年人旅游和特定场所等场景提供意外伤害和医疗保障。

在养老服务布局方面,公司秉持“让子女放心、让老人安心”的养老生态建设理念,稳步推进养老服务多方式供给,加快在重点战略区域的布局。积极推进CCRC养老社区、城心公寓、康养旅居三大养老产品线落地。截至2024年末,已累计在14个城市布局养老服务,其中已布局17个机构养老项目,推出三款“随心居”旅居产品,研究探索居家养老服务建设。

以绿色担当绘就发展底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保险机构而言,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也成为其发挥保险保障功能和长期资金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有力抓手。

中国人寿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将大型国有金融机构的责任扛在肩上,健全绿色金融管理体系。

负债端,中国人寿在全国范围内,为生态环境产业、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绿色服务等环保和低碳领域提供各类保险保障。同时,还给整个绿色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包含意外、医疗、寿险等多元化的保险保障服务。

投资端,中国人寿拥有完备的绿色投资体系,始终把绿色标注和ESG投资理念作为重要投决因素,将绿色投资纳入资产战略配置规划和年度投资计划中,加快发展绿色投资。

依托主力投资平台,中国人寿在绿色交通投资、绿色转型投资、绿色乡村产业投资和“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建设方面投资多个项目,持续释放绿色金融效能。

绿色交通投资方面,出资9.7亿元支持长沙地铁3号线绿色交通发展,减少交通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绿色转型投资方面,出资36亿元支持“国寿资产-兰沧项目”,助力标的公司加大水电装机容量并增加风电、光伏等其他清洁能源投资建设;绿色乡村产业赋能方面,探索“清洁产业+绿色生态”的乡村振兴发展道路,投资陕西省、甘肃省、吉林省地区贫困乡村的光伏项目,助力光伏产业振兴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截至2024年末,中国人寿乡村振兴领域投资总额达1037亿元,普惠金融领域投资总额达1486亿元。

此外,该公司还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提供诸如绿色债券等多种解决方案,助力“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建设,投资总额达1422亿元。

积极打造可持续发展朋友圈

中国人寿始终致力于同客户、员工、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方一道,共同构建一个可持续生态朋友圈。

该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将消费者权益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同时通过对金融科技的广泛运用,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提升服务价值,让客户感受到“简捷 品质 温暖”的国寿好服务,服务质效蝉联人身保险服务质量指数第一名。

至2024年底,中国人寿寿险APP的注册用户数量近1.6亿人,同比提升10.5%;全年累计为32.6亿人次提供服务,提供优质适老化服务超2700万人次。

进一步强化客户联络中心的“自助-智能-人工”多元服务模式的应用深度与广度,95519客户服务专线人工接通率保持98%高位,95519话后服务满意度再创新高,达99.87%。

全面推行线上理赔服务机制,借助前沿的数字化平台,最快赔付速度可达秒级,全年理赔整体时效0.34天,同比提速超10%。

在员工发展支持方面,中国人寿高度重视员工权益保障,全力推进员工能力提升发展计划。这不仅包含9.63万合同制员工,还包括64.6万国寿代理人。

公司不断完善代理人利益机制,通过持续升级基本制度强化业绩引领,鼓励代理人增强专业素养,提升专业水平。2024年,中国人寿首次向外界正式发布营销改革新布局——“种子计划”,为前线队伍提供独有的激励机制、独立的发展环境和强大的资源赋能,为代理人制定详细的管理和提升计划,聚焦代理人赋能,塑造其保险专业素养,无死角地支持代理人夯实专业技能。

如是,从宏观的家国责任到现今老龄化时代凸显的养老问题,再到事关未来的绿色发展,以及构成企业的近10万员工和66.6万代理人……既有国事有家事,也有社会这个大家和个人的小家。

为大家负责,为小家分忧,这是“责任驱动行业发展”的又一个例证。肩负金融央企、行业“头雁”的担当,中国人寿秉持“建设世界一流、负责任的寿险公司”战略目标,以金融力量服务国家战略,以责任担当守护人民美好生活,以改革精神助力可持续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国寿力量”。

编审:孙喜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