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跟着劳模去上班│万代红:让每个孩子都找到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2025-05-07 00:01:00     阅读量:0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人民的楷模、国家的栋梁,全社会要学习他们的事迹、弘扬他们的精神。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要珍惜荣誉、保持本色,继续努力、再立新功。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开设“跟着劳模去上班”栏目,聚焦新一批在宁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以沉浸式视角走进他们的工作现场。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这些故事中汲取前行力量,让“劳动创造幸福”的信念照亮更多人的追梦之路。

5月6日清晨7时,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刚从静谧中苏醒,全国先进工作者、学校党总支书记万代红已开始每日的“安全巡检”。她习惯性地逐一摇晃走廊护栏检查稳固性,俯身查看操场地砖的拼接缝隙,在教学楼拐角处驻足确认消防通道是否畅通——39年从教生涯,她将“安全第一”的理念深植于心,更化作对校园每个角落的细微守护。

7时50分,万代红准时出现在校门口,温柔地注视着每一张走向校门的笑脸。她不时拉拉孩子们的小手,弯下腰,用一声亲昵的“早上好”开启这一天。只要不外出开会,这样充满温情的场景便会在每个晨光熹微时上演——她用指尖的轻触、眼底的笑意与俯身的姿态,让校园的第一缕阳光都染上了守护的温柔。

8时20分,万代红与老师们研究全国课题申报,从题目到材料一一指导。在她的谋篇布局下,学校连续5次应邀参加全国教育创新公益博览会,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网站推广学校课程改革经验;获批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一类重大项目,中期视导获优秀等级。近期,她还邀请南京大学空间与天文学院陈鹏飞教授担任学校科学副校长,组建科学辅导员团队入校开设科学课堂;以人大代表身份,与市区法院协调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并计划推广讲座视频,让更多孩子受益。

9时15分,万代红走进课堂听课。她坐在教室后排,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教学细节。课后,她总与老师们一一交流:如何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何体现“同学课堂”的课堂样态?她自己也在深耕课堂:近10年来,开设59场公开课与讲座,足迹遍及20个省份;所著《具身认知视野下小学德法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成为广大教师的案头书;作为江苏省和南京市“四有”好老师重点培育团队带头人,她带领团队研发的“同行者”教师成长营课程让南京教育经验在西部课堂落地生根,500余名骨干教师通过“菜单式培训”成长为乡村教育的“星火”。

教师参与赛课评比时,万代红必定全程支持:老师们在外地参赛时,总能在现场看到她的身影,即便需要乘高铁往返、顾不上用餐,她也要让老师们感受到“团队作战”的力量。在她的倡导下,教师们以3—4人小组协作备课、磨课,这种模式让学校在各级赛事中屡创佳绩。

11时,学校行政会上,万代红带着大家商量“六一”活动安排与“成长仪式”细节。在她的推动下,学校开展多项改革:家长思政讲师团、少年议事院、体育选项教学、周三自主作业日等创新项目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双减”工作两次被中央电视台报道……一系列“首创”使学校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教育部全国课后服务示范点、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中午12时,万代红端着餐盘坐到学生中间,询问伙食情况。此前有学生反馈饭菜偏凉,她立即协调后勤部门采取延迟送餐时间、加装保温设备等措施,还特别叮嘱注意汤品温度,严防烫伤风险。细节处的用心,正是她所秉持的“教育温度”的真实写照。

午餐后,万代红又投入到集团内多校联动的工作中。“一长两校、雏燕培育站、校校行、1+X项目”成为集团化办学新亮点,集团成员学校覆盖南京市四区十三校,为推进区域优质均衡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14时45分,万代红带着书本走进课堂,从家乡的美景谈到家乡的美人,讲述劳模精神。

16时,在巡查校园时,万代红又被学生围住:“校长,我们想办一场《哈利·波特》读书会!”这让她想起“游友书院”的创设初衷——曾有学生渴望展示阅读成果,如今这里每周开放,孩子们用海报招募听众,分享亲手制作的思维导图、角色手账,阅读热情被极大激发。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课间,万代红留意到学生对丰富活动的需求,便推动“课间15分钟推荐游戏”,鼓励各班开展特色活动;支持学生举办个人音乐会、书画展,设立“梦想舞台”,让每个班级、每个学生都能在校园里绽放风采;学校率先在全国开设柔道、帆船等课程,培养出帆船世界冠军4人、全国冠军6人。基于这些实践,她提出“儿童成长支持计划”,关注每一个孩子、关注每一天、关注第一步、关注第一次,让每个孩子都找到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17时,万代红又给即将参加市学科带头人评审进入课堂教学环节的老师们一一电话,询问准备情况。

18时30分,万代红结束了一天的校园工作,但学习与思考从未停止——夜晚的时间,她用来充电提升,为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万代红的日常里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对细节的执着、对师生的赤诚之心。39年坚守,她用行动诠释着:教育的温度,藏在俯身检查护栏的弯腰里,藏在与学生共餐的对话中,更藏在对每个生命成长的全心守望中。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余梦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