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从“读书”到“说城”,听市民“讲珠海”

2025-08-16 18:35:00     阅读量:0

8月16日,在南国书香节珠海分会场的报业大厦梦剧场内,五位市民走上讲台,以“讲书人”之名,从“山”“海”“人”“城”“食”五个维度,解读《漫说珠海》文旅丛书,讲述他们眼中的城市风貌与人文精神。

市民上台讲述

市民在台上分享书籍

市民上台讲述

作为书香节珠海分会场的特色品牌活动,“我是珠海讲书人”已连续四年亮相。活动打破传统阅读的边界,将文化分享深度融入城市生活,让文字与城市脉搏同频,与当下生活共鸣。

与常规阅读推广不同,这场活动的主角并非专家学者,而是普通读者。他们以个体视角深入丛书文本,选取动人片段,结合亲身经历,向公众传递对珠海自然与人文的感知。“‘讲书人’的设立,正是推动市民从‘被动阅读’走向‘主动表达’,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城市文化的讲述者。”珠海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而‘漫说珠海’丛书与‘我是珠海讲书人’活动的双向结合,也是推动文旅融合的创新尝试。”

活动现场

据悉,《漫说珠海》文旅丛书共分五册,聚焦“山”“海”“人”“城”“食”五大主题,采用“大家小书”与“行走散文”的笔法,将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文字细腻平实,既勾勒山海形胜、街巷肌理,也深入探讨咸淡水文化如何塑造珠海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

活动现场,文化体验不止于聆听。珠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杨桂荣执剪而作,红纸翻飞间,港珠澳大桥、日月贝等城市地标跃然而出,引发赞叹。文园小学学生刘清玄登台讲述“剪纸艺术说”,以童声传递传统技艺的温度与魅力。

记者手记:

当阅读不再只是沉默的翻页,而是转化为公众讲述的声音,文化便有了更生动的传播路径。

“我是珠海讲书人”的意义,不在于讲了几本书,而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普通人也能站上舞台,说出对城市的爱与理解。

这或许正是文化生长的一种方式:声音起于街巷,故事生于日常。

文 | 记者 钱瑜 通讯员 陈仕玲

图 | 受访者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