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昆少年“篮”不住,篮球赛场筑起“城市朋友圈”


篮球飞旋在空中,仿佛一道青春的弧线,划过沪昆两座城市的夏日天空。
昨天,普陀区国金体育中心桃浦中央绿地店内人声鼎沸。伴随上海扣篮王程龙的暴扣,“2025年沿沪宁(普陀—昆山)篮球暑期青训营暨普陀—昆山青少年篮球交流赛”正式拉开帷幕。来自普陀与昆山少体校的男女代表队相继登场亮相,年轻的面孔写满期待,也点亮了两座城市共同的体育梦想。


这场青少年篮球赛事,为何被寄予如此厚望?答案写在更宏阔的时代坐标上。当前,长三角一体化正加速纵深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已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以及国家发改委2022年印发的《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方案》。在这条纵贯3.1万平方公里、年GDP超过15万亿元的“金色动脉”上,普陀区地处上海“西大堂”,昆山位于江苏苏南门户,同处经济脉络与文化枢纽的关键位置。将篮球青训当作年轻一代的交流平台,将体育互动当作推动协同发展的起跳板,正是沪宁两端“将一体化写进下一代肌肉记忆”的一次生动实践。


普陀区体育局今年初提出“跳出体育看体育、站高一步看体育、想深一步看体育”,这句话折射的是城市治理思维的显著升级:体育不仅关乎输赢与奖牌,更关乎产业联动、文化传承与百姓福祉。据悉,普陀区已与沿沪宁“七市一区”体育部门建立起常态化联络机制,从苏州河半程马拉松到城市龙舟邀请赛,再到今天的青少年篮球营,一个个赛事IP在区域间流动,也为区域经济、文化与旅游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流量与活力。
同样,昆山也十分看重此次跨江合作。当地文体广旅部门负责人表示,昆山正致力于打造“青春之城”,希望通过沪昆青少年体育交流,培育出沪宁合作的一张城市新名片。交流赛期间,两地教练团队将联合执教,场外还特别安排了工业互联网企业参访、非遗体验等丰富的配套活动,让少年们在“打球+研学”的互动模式下,切身感受到长三角一体化的宽度与温度。

从少年成长到城市发展,再到国家战略,一颗篮球串联起了不同层面的协同故事,也架起了跨城协作的“主客场”情谊。据了解,本次交流赛将持续一周,普陀与昆山的小球员们将轮流坐上公交、大巴甚至城际列车,往返于两地的训练与比赛场地之间。赛事往返的路线,恰巧勾勒出沪宁高效通勤的微缩地图。有人形象地称,这是一座城市送给另一座城市的“暑期作业”;也有人评价,这是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在“十四五”收官之年的青春注脚。但无论如何定义,当少年们一次又一次在篮下击掌庆祝,他们已用汗水与热情给出了最好的回答:一体化,不只写在文件里,更写在奔跑的脚步里。
原标题:《沪昆少年“篮”不住,篮球赛场筑起“城市朋友圈”》
栏目主编:陈华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姚勤毅
- 本文分类:实时讯息
- 本文标签:昆山 普陀区 城市 篮球 普陀 沪宁 体育 少年
- 浏览次数:0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5-07-08 14:17:00
- 本文链接:https://www.qckvzv.cn/news/mG6rGNn0KB.html